市河道管理中心三举措解决“水权交易”卡点,单次成交水量刷新全市记录
今年以来,宿州市河道管理中心紧扣“节水优先、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聚焦新汴河灌区水资源刚性约束,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在市水利局指导下,率先完成全市单笔最大水权交易,为农业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一是建机制,搭好交易“主框架”。中心会同相关企业计划出台《宿州市新汴河灌区水权交易实施细则(试行)》,明确交易范围、定价方式、监管职责,建立“灌区管理单位+用水企业”双方协同机制,实现交易流程标准化、风险防控闭环化。
二是强服务,当好企业“店小二”。针对埇桥区兴农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扩大产能的用水需求,中心组建“一对一”专班,为1300亩高产优质水稻、700亩鲁单510玉米量身定制政策解读、水量测算、方案编制、平台挂牌等全流程服务,仅用10多个工作日即完成交易撮合,较法定时限大幅压减。
三是重创新,释放市场“新动能”。依托国家级水权交易平台,探索“节水收益助农企发展”模式,将节约的40万m³水权以协议转让方式定向配置给埇桥区兴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交单价低于同期工业水价20%,预计为企业年降本增效超30万元,并计划签订农业节水改造协议,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赢。
截至目前,该笔交易已落地生效,标志着宿州市河道管理中心在灌区水资源市场化配置上迈出关键一步。下一步,中心将推广此次经验,年内再推动需求企业新汴河灌区内部水权交易,为宿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安全支撑。(郜业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