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标准内化为习惯
记安徽唐河地下涵管理所成功创建部级标准化管理工程
唐河地下涵工程是安徽省首家通过部级标准化管理评价验收的市管水闸。这来之不易的成绩,凝聚着管理人员攻坚克难的韧劲、脚踏实地的干劲,体现了工程管理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
直面困难 思想破冰开新局
唐河地下涵工程位于新汴河上,是唐河与新汴河立交的控制工程。工程获评安徽省标准化管理工程后,安徽省水利厅、宿州市水利局、宿州市河道管理中心层层推动,认为唐河地下涵工程具备建设基础和提升潜力,应当再接再厉,创建部级达标工程。
人员紧张、经费短缺,满打满算只有7个月时间,其中还有3个月是主汛期。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等挑战,唐河地下涵管理所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关键、找准重点、严控节点,紧盯创建目标任务,科学制定创建方案,争分夺秒推进创建进度。
领导重视是关键,给足经费是保障,统一思想是基础。宿州市水利局把管理标准化作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先后对唐河地下涵投入标准化创建经费218万元。市河道管理中心先后组织召开5次座谈会,宣传文件精神,听取职工建议,点明创建优势,提振职工信心;管理所班子成员同党员谈心谈话,要求党员走在前、作表率;党员则分头说服普通职工。单位还组织创建大讨论,让大家认识争创部级标准化管理工程的意义。
目标锁定,单位及时制定创建方案,细化各阶段工作任务,量化各岗位职责内容。宿州市水利局实行挂图作战、层层推进,凝聚起强大工作合力。2022年6月中旬,标准化创建的紧要关头,宿州市泗县暴发严重疫情,唐河地下涵邻近村庄成为封控区。设备需要维修养护,可机器进不来;环境整治需要养护人员,可工人进不来。
管理所外人心惶惶,管理所内和衷共济。封控在单位的20天,大家铆足干劲,白天整治周边环境,晚上加班加点整理资料台账,同时还要参与驻地村组疫情防控,落实防汛值班任务。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唐河地下涵管理所一步一个脚印,迈上了管理提档升级的新征程。
内外兼修 厚积薄发促蝶变
“以前这边都是杂草,现在就像公园一样,大家经常来这边游玩,还有人拍短视频。唐河地下涵附近的村民李庆安热情地向大家展示着手机拍下的水闸美景。
自从实行标准化管理,唐河地下涵工程堤段一改过去杂草灌木丛生、环境脏乱差的面貌,呈现出一幅绿岸清波、流水潺潺的生态画卷,城乡环境越来越好;工程面貌焕然一新,闸室结构安全,闸门及启闭设备养护及时,河道堤防完整稳定,管理设施运行安全,标识标牌规范齐全,防洪、灌溉的效益越来越显著;管理所庭院宽敞明亮、办公区规范整洁、生活区安静舒适,职工们期盼的幸福图景变成现实,干事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从提升工程外在形象到积淀标准管理内涵,标准化管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开展标准化创建以来,唐河地下涵管理所制定并完善各类管理制度71项,编制预案10个,进一步明确了岗位职责,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随着工程管理模式从“粗放式向“标准化"转变,修订完善的操作规程不仅上了墙,也刻在了每一名职工的脑子里。大家各司其职,常态化开展工程巡查、安全监测、维修养护,做好记录,编制台账;严格执行控制运用方案,遵守操作规程。标准越具体、越细化,责任、工作落实得越到位。
“现在大家每天一巡查、每周一养护,春天杨絮多的时候一天清一次。工作干得好,自己心里也踏实。”负责技术管理的职工王勇站在启闭设备旁,习惯性地用手抹过,设备光洁如新、一尘不染。
锻炼队伍 培厚文化促成才
11个人,200个日夜,高分通过水利部标准化工程评价验收,其中艰辛可想而知。“完成创建水利部标准化管理工程,首先是锻炼了队伍。“宿州市河道管理中心副主任郜业勇说。
部级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建设任务重、考核项目多、评价标准严,省内也缺乏可以借鉴的参考模式,管理所的职工只能拿出“开荒”的精神,主动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向实践学。为了弄懂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法要领,王勇反复打电话向水利部编制导则的专家请教;为了理顺基础台账资料整理标准,大家一点一点抠细节,逐条研讨28项评分标准,查漏项、补短板,精雕细琢把工作理顺;为了掌握工程信息化平台的操作技术,管理所外聘技术人员现场教学。现在,大家谈起标准化,已经头头是道,职工们也逐步成长为标准化管理业务骨干。
历史能带给人现实的力量。唐河地下涵管理所积极推进水文化建设,结合工程标准化创建,对唐河进行溯源,收集唐河河道变迁史、与唐河有关的历史人文古迹等,筹建唐河水文化展厅、水文化广场,申报宿州市青少年水利教育基地,不断拓展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内涵,宣传水利工程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引导广大群众热爱水利、支持闸管工作,增强基层水利人自觉落实标准化管理的使命感、成就感。
“成功创建部级标准化管理工程,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宿州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洲在总结会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