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9164X/202008-00013 信息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宿州市政务公开网
成文日期: 2020-08-24 发布日期: 2020-08-24 15:27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市水利局关于宿州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58号提案的答复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市水利局关于宿州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58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市水利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0-08-24 15:27

民盟宿州市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宿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建议”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根据《安徽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以及《宿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结合我市水利实际,积极推进宿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一、基本情况

大运河安徽段全长约180公里,其中有水河段约47公里,地下河道遗址约133公里。通济渠泗县段是隋唐大运河的活态遗址,47公里的有水河道,原有运河故道28公里,是保存最为完好的河段之一。它流淌千年而不干涸,犹如一条流动的历史文化长廊,成为研究隋唐大运河的重要“活化石”,2014年6月22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运河泗县段由灵璧县虞姬入泗县境内,东经长沟、周庄、彭铺,沿泗宿公路北侧穿城东注。当地人称城东一段为东汴河,城西至唐河一段为西汴河。东汴河经水口魏庄、枯河头、通海店至泗洪县马公店约20公里与谢家沟(老濉河)水汇合,东流至青阳镇折向东南,经石集、城头至淮头入洪泽湖。大运河泗县段作为通济渠重要的活水遗存段,不仅保留了较为原始的河道,而且整个水系至今尚是活态流通。

二、优化水资源配置

大运河泗县段,西与唐河相通,在泗县县城境内注入环城河,与石梁河相交,南北分别与新汴河、新濉河水系相连,向东与新濉河汇通,整个泗县运河故道,水系发达,循环相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活态水系,这也是泗县段运河保留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保障大运河泗县段一个完整的活态水系,依托新汴河、新濉河、唐河等自然水系,通过调蓄控制工程合理调度运用等,改善大运河有水河道段及周边河湖水力联系,优化水资源配置,统筹实现大运河的生态、防洪、供水、文化、景观等多种功能。

随着淮水北调工程全面完成,已具备调水运行,新汴河作为调水线路和调蓄河道,将有效为大运河配置水资源。

今年5月,受省水利厅委托,我市组织编报了安徽省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规划,规划在通过扩容、延伸淮水北调调水线路基础上,新辟沱河作为调水线路,江水入淮注沱从沱湖引水沿沱河经多级翻水至新汴河。为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实施,省里已将安徽省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的建设内容,纳入了安徽省引江济淮二期工程一并实施。计划年底前完成工程可研报告批复,有望明年可陆续开工建设。到那时,泗县可通过新汴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2016-2020年)中完成的樊吴大沟、汴沱大沟及配套建筑物,结合即将开工建设的泗县唐河治理二期工程,实现江水北送入汴,配置更加丰富的优质水资源。

三、大运河河道治理工程

实施运河周边水系综合治理工程,为大运河沿线整体生态恢复提供水利支撑。根据《宿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近期实施安徽省怀洪新河水系洼地唐河、石梁河洼地河道疏浚工程,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沱河灵璧段河道疏浚工程;开工建设萧县闸河、泗县唐河治理二期两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宿州市埇桥区浍河治理工程。

怀洪新河水系唐河洼地(灵璧县)河道疏浚工程、唐河洼地(泗县)河道疏浚工程、沱河洼地(灵璧县)河道疏浚工程等,均已完成招投标标,石梁河洼地河道疏浚工程正挂网招标。目前,唐河洼地泗县段、沱河洼地灵璧段河道疏浚工程已开工建设,唐河洼地灵璧段河道疏浚工程也即将开工建设,年底前沱河、唐河、石梁河河道疏浚工程将基本完成。萧县闸河、泗县唐河治理二期两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近期完成招投标,适时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

同时,加快推进安徽省包浍河治理工程(涉及埇桥区浍河)、安徽省引江济淮二期工程等前期工作,争取工程可研报告年底前获批。着手开展奎濉河治理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十四五”末能够落地。

四、大运河水系连通工程建设

(一)汴石引河工程。新汴河是我市主要排水河道,同时也是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输水干线河道,水资源丰富,通过建设开挖汴石引河工程,引新汴河优质水源北上贯通汴河大道入古汴河,再将汴石引河向北延伸穿过清水湾公园,使古汴河与石梁河相连,维持大运河有水河段水系连通。汴石引河还能作为石梁河汛期的分洪河道,通过向新汴河分洪,减轻古汴河防洪压力。工程已由泗县水利局实施完成。

(二)界宿新河工程。在淮北平原北部建设界宿新河,工程线路起自阜阳界首市,经由太和县、涡阳县,进入宿州市新汴河,长度为182公里,实现新汴河、包浍河、涡河、沙颍河等水系连通,完善淮北平原河网布局,增强水资源调配能力,改善区域航运条件。目前,正在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年底前完成编制。

五、加强河道与岸线保护

(一)河湖划界

确定河湖管理和管护范围,已经完成新汴河、沱河、唐河、浍河等1000km2以上河流10条,划界699.4km,完成水面面积1km2以上的湖泊1个(芦岭湖)划界,划界成果将纳入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今年计划完成50km2以上河流67条,已完成29条,划界完成后,成果将纳入《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

(二)岸线保护管护

2019年市河长办组织编制《宿州市新汴河干流(含新沱河)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规划》已经过专家审查,并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即将进行批复。《规划》划定岸线保护区、保留区、限制开发区、开发利用区,落实规划岸线分区管理要求,强化岸线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2020年将对新濉河、唐河、沱河、浍河、奎河、小汴河(泗县大运河)进行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

(三)加强河道管理

为加强河道管护,市级总河长先后签发总河长1号令《关于迅速集中清理河湖水域菹草的命令》和2号令《关于开展在河道河坡堤坡干涸河床禁止耕种攻坚战的命令》,要求全市各级河长对河湖开展水域菹草清理及河道河坡堤坡干涸河床禁止耕种行动;市河长办先后印发《关于开展清河行动2020年冬春攻势行动的通知》、《集中清理河湖衰死水草通知》等文件,持续开展巡河暗访工作,对各县区河长制落实情况、清河行动开展情况实行每月一暗访,全市共出动机械1691台套,人员6497人次,清理河道及大沟3032.6km,清理水草12.07万m3;同时市水利局按照《水利部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的通知》文件要求,加强巡河暗访,市河长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的通知》,要求各县区进一步推进河湖“四乱”整治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截至7月底,共排查四乱问题79个,已完成整改78个。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宿州市水利局

联系电话: 3024759  

宿州市水利局

2020年8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