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水利局关于宿州市人大六届四次会议第012号建议的答复
市农业农村局:
我单位对市人大李素英代表提出的“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近年来我市农村供水发展基本情况
“十四五”以来,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既担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要求,又承载乡村振兴战略任务,作用举足轻重。喝好水、用好水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为了让皖北地区群众喝上更好水,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减少地下水开采,保护地下水生态,给皖北地区振兴发展提供供水基础支撑和保障,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项目。利用淮河干支流的地表水和引江济淮、淮水北调工程引调水作为水源,用地表水替换地下水水源,解决群众吃水问题。随着“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的实施,“十四五”末引江济淮工程建成通水后,我市供水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我市城乡居民供水保障也将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二、大力实施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建设
(一)工程基本情况
我市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自2021年开始实施,全市规划投资67亿元,拟新建地表水厂6处,总供水规模112万立方米每天(砀山县拟新建20万m³/d地表水厂1处,萧县新建25万m³/d地表水厂1处,埇桥区新建13万m³/d符离镇地表水厂及20万m³/d芦岭镇地表水厂2处,灵璧县新建14万m³/d地表水厂1处,泗县新建10万m³/d地表水厂、扩建5万m³/d地表水厂1处)。计划2025年底前,实现全域群众喝上地表水,基本实现农村供水县域统管。
(二)推进措施及成效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狠抓工作调度。市委、市政府把实施群众喝上引调水作为民生实事项目首位,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水利、发展改革、财政、城管等部门为成员的高规格工作领导小组,及时掌握工程推进中的难点堵点,研究制定解决措施,统筹协调工程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紧盯“时间表”,抢抓进度、聚合要素、顶格推进,市水利局牵头全市项目的督导调度,当好参谋助手、抓好工作落实,以目标倒逼责任、以时限倒逼进度,用加速度推进工程建设。
二是坚持系统思维,强化顶层设计。修编规划,以县区为单元,科学编制供水规划。通过优先利用地表水源,充分利用现有供水工程,统筹各地城乡供水水源、供水水厂、输水管网、加压泵站等,优化工程布局,稳步提升供水水质,在2021年7月份,在“十四五”供水保障规划的基础上,修编了工程规划设计。出台方案,抢抓战略机遇,以区域引调水工程建设为契机,打破城乡供水“二元化”格局,全面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区域供水规模化,研究出台了《宿州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实施方案》,着力构建“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的城乡供水工程体系和管理体制。
三是坚持多元投入,加强资金保障。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投融资机制,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等,用足用活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主动争取中央、省级重大项目及资金支持,大力开展“双招双引”,以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用多种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多措并举筹集工程建设资金,有效保障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顺利推进。
四是坚持质量为本,建设精品工程。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工程推进和实施不仅要高效、更要高质,秉持打造精品工程的意识,精心谋划实施项目建设施工、运营管理等工作,在确保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安全、工程效益的同时,将工程建设成经得起历史检验、人民群众满意的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标杆工程。坚持建设示范项目,树立精品工程意识,鼓励支持和引导各项目建设单位申报“大禹杯”、“禹王杯”示范水利工程。
五是坚持建管并重,推进县域统管。坚持建管并重,在推进引调水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谋划统一运行管理工作,市领导带队赴先进地区学习经验。积极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两权”(所有权和经营权)回收,为统管打下基础。科学确定统管模式,按照省水利厅《关于全面推进农村供水县域统管的指导意见》的具体要求,结合各县区实际情况确定统管模式,计划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县域统管,其中砀山县采取城乡供水县域统管,萧县、埇桥区、灵璧县和泗县采取农村供水县域统管模式。
至2024年,我市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4亿元,完成地下水源人口替换252.83万人。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市水利局将在抓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同时,把“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作为保障饮水安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重心转移到建立和完善科学、高效的运维管理制度上来,持续强化农村供水保障管理,实现农村供水县域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统一服务,确保供水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为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提供坚实的保障。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宿州市水利局
联系电话:0557-3024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