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9164X/202502-00005 信息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宿州市水利局
成文日期: 2025-02-07 发布日期: 2025-02-07 15:52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计划总结】市水利局2024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和2025年工作计划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计划总结】市水利局2024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和2025年工作计划

来源:宿州市水利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5-02-07 15:52

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省水利厅有力指导下,全市水利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全市水利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作出积极贡献。概括起来,体现在六个“新”。

一是坚持“项目为王”,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印发《推进宿州市水利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7个方面20项重点任务。印发《宿州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规划实施4个方面10类重点工程。成立市水务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向农业银行融资4.8亿元,解决奎濉河综合治理工程资金不足问题,实现了防洪工程融资零的突破。淮河流域一般行蓄洪区、沿淮行蓄洪区其他洼地治理等11个国债项目及奎濉河综合治理中央预算项目有序推进,全市水利建设投资再创新高。全市共落实及完成全口径水利建设投资分别为35.4亿元、36亿元,较2023年分别增长60.1%、57.3%,增幅均居全省第2位。

二是坚持用心用情,农村供水保障取得新成效。全力推进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新建泗县地表水厂(二期)和续建5处地表水厂有序实施,建设配水管网595.7公里、加压泵站7座,完成投资16.6亿元,实现145.83万人口地下水源替换。维修养护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94处,94.72万人受益。新增解决8.93万人不能24小时供水问题。104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被评为省级标准化管理工程。积极推进“一县一服务热线”,切实解决服务号码多、难记住的问题。开展“网上会客厅”视频直播活动,与2万余网友就农村供水工作开展互动交流。

三是坚持底线思维,水旱灾害防御取得新胜利。坚持天上水、地下水、地表水、外调水“四水统筹”,通过开启河道涵闸、水库放水涵、灌溉泵站等方式补水,利用淮水北调工程调水约3000万m³,有效缓解我市旱情。全市出现5轮强降雨过程,9月份新汴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水,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发布洪水预警,积极对接淮北、徐州、永城等地,加密沟通会商研判频次,开展水利工程联合调度,科学有序分洪、泄洪,确保了全市没有出现一起垮堤垮坝的险情、没有出现一起人员伤亡事故。

四是坚持“四水四定”,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实现新提升。全市用水总量9.8亿m³左右,初步预测万元GDP、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21%、37%以上。地下水水位同比上升1.76m,地下水水位稳定回升。新汴河团结闸累计下泄水量19.2亿m³,满足生态流量考核要求。完成135单水权交易,交易单数全省第一。推进水资源管理规范化体系建设,萧县、砀山县县域水资源管理规范化体系建设通过市级初验。完成5家省级节水型企业、1家节水型高校建设。完成4笔节水贷、5笔合同节水项目,超额完成任务。

五是坚持系统治理,河湖水生态环境呈现新面貌。发布市级总河长令第8号、第9号,成立宿州市河湖长学院,建立林长制+河湖长制协同联动机制,助力打造全市河湖长制升级版。建立县级河道统一管护、乡镇级河道属地管理、村级河道沟渠设置专职巡河员队伍的河湖管护体系,成效获得水利部、淮委充分肯定。发布提醒短信5万余条,召开约谈会议5次,共约谈县、镇级河湖长19人,强力推进河湖长履职尽责。实施河湖水域衰死水草清理专项行动,清理衰死水草约31.5万m³、垃圾约2万m³。新汴河流域级幸福河湖通过淮委验收,沱河流域级幸福河湖及泗县东小汴河、埇桥区三八河、萧县老岱河3条省级幸福河湖通过市级初评。在水利部“守护幸福河湖”短视频大赛中荣获3个奖项。全省率先完成禁止开垦陡坡地范围划定,微视频在全国水土保持科普短视频创作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印发《宿州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施方案(2024—2035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km2,完成埇桥区曹村、萧县白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六是坚持依法行政,水利行业监管能力再上新台阶。开展涉企水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水资源管理突出问题整治,组织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回头看”,全市共查处水事违法案件13起,罚款37万元。引导企业争创优质工程,2个项目获“禹王杯”奖、1个项目获“汴河杯”奖。完成3座中型水闸标准化管理和3家运管单位安全生产二级标准化达标建设。全市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未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谋划好“十五五”水利规划、重大项目,进一步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奋力谱写宿州水利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宿州作出更大水利贡献。

(一)筑牢安全屏障,扎实开展水旱灾害防御

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建立健全汛期常态化检查督查机制,确保汛前重点部位风险隐患处置到位。完善各类方案预案办法,开展防汛特征水位修订工作。常态化开展蓄滞洪区巡查管护。开展业务培训、防汛应急演练,不断提升水利系统水旱灾害防御业务水平。

全力防范水旱灾害。加强监测预警,密切监视汛情、水情、墒情发展变化,科学研判水旱灾害发展趋势。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效益。强化抗旱保供工作,蓄、引、提、调多措并举,优化水资源调度管理。完善协同高效的调度指挥体系。

(二)夯实发展支撑,全面推进宿州水网建设

完善水利规划体系。围绕“十五五”水利领域的重大发展战略、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改革举措“三个重大”,推进《宿州市“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压茬推进县区规划编制工作。

抓实项目前期工作。持续推进已谋划项目前期工作,重点推进新汴河灌区现代化改造、新汴河防洪治理等工程前期工作,争取部分项目下半年具备开工条件。完成一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设批复。结合“贝碧嘉”洪涝灾害暴露短板弱项,聚焦防洪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保护修复等,再谋划推进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

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开工萧濉新河砀山段治理、灵璧县三渠沟防洪治理、埇桥区清水二库除险加固、团结闸除险加固、朱仙庄芦岭矿沉陷区引调水等工程,持续推进包浍河治理、一般行蓄洪区建设、沿淮行蓄洪区其他洼地治理、奎濉河综合治理、灵璧何山水库等工程,继续配合推进引江济淮二期宿州境内工程,2025年底萧砀具备通水条件。

(三)增进民生福祉,夯实打牢乡村振兴水利基础

全面完成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砀山县、萧县、芦岭水厂、泗县水厂二期4处续建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全部人口地下水水源替换目标任务,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提升农村供水管理能力。推进农村供水“县域统管”,砀山县实现城乡供水县域统管、其余4个县区实现农村供水县域统管。以开展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所有工程实现专业化管护。实施76处农村饮水维修养护项目,全面解决24小时不稳定供水问题。完成农村供水服务便民热线归并优化工作,打造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农村供水服务“总客服”。常态化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成果巩固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已脱贫户和边缘户饮水条件动态变化。

完善农田灌排体系。加强大中型灌区建设管理,实施新汴河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做好埇桥区镇头、五柳水库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前期工作,争取纳入省级储备库。全面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年度任务。

(四)强化刚性约束,不断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强化刚性约束。实施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1.71亿m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5%、19%以上。落实生态流量管控,保障重要河湖生态流量。持续推进地下水压采置换,稳步推进地下水开采井封闭工作。加大水权制度改革力度。

落实节水行动。持续巩固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全面完成《宿州市“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确定的任务。加大非常规水利用力度,全市非常规水利用量达到5000万m³以上。严格定额及计划用水管理。强化节水市场培育,加强“节水贷”金融服务政策宣传推广,拓宽合同节水管理实施领域。

加强统一调度。加强淮水北调工程及新汴河、奎濉河等重要河流水资源联合调度,保障各类用水需求和控制断面最小下泄水量等指标达标。加强调水线路河道水质日常监测,重要节点全部安装水量计量设施,实时掌握水量、水质数据。

(五)注重人水和谐,持续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强化联管联动,完善各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推动各县区全面建立基层河湖管护体系,基本建立以县域为单元、覆盖范围延伸至各类小微水体的基层河湖管护体系。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建设2条省级幸福河湖、5条市级幸福河湖。围绕农村水污染防治、幸福河湖建设等重点工作持续发力,完成埇桥区河湖长制能效提级县建设。

强化河湖空间管控。从严审批涉河建设项目,严禁未批先建、越权审批、批建不符。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坚决遏增清存。综合整治萧濉新河流域水环境问题,做好“最后一站”水质保障工作。坚持标准从高、要求从严、尺度从紧,深入开展阻水片林等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清理整治。

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积极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km2。完成灵璧县下楼小流域治理工程。

(六)坚持创新发展,持续提升水利行业管理能力

强化水法治建设。以“世界水日”“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重要节点为契机,持续加强涉水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工作机制,优化提升水行政执法质效,维护良好水事秩序。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水利重点领域涉黑涉恶问题线索摸排、整治。

加强水利建设管理。落实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责任意见,构建权责清晰、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强化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监督管理,提高项目法人履职能力,规范项目法人履职行为。鼓励施工企业争创“金鸡杯”“禹王杯”“黄山杯”等优质工程,以创优促管理以评奖促提升。

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严格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开展水利工程质量“飞检”、在建水利工程质量安全交叉检查,探索实施举牌验收,进一步压实参建单位质量责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六项机制”落地见效,提升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质效,确保全市水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持续推进水利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力争市级运管单位二级达标全覆盖、各县区创建二级达标不少于1家。

规范工程运行管理。更新落实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小型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完成小型水库年度维修养护任务,实施8座中型水闸安全鉴定。积极推进水闸标准化管理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